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人无癖不可以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此碗英英,诚为清彻,所以为宝耳。
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拣金,往往见宝。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志大其量,终当死屋壁间。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期:约定。
差:差不多。
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边让去见袁阆,举止有些失态。袁阆说:“从前尧去拜访许由,许由脸上没有惭愧之色,先生为什么竟举止慌乱呢?”边让回答:“太守您刚到这里,圣德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我才举止失态的。”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孔融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趁父亲白天睡觉的时候,小儿子到床头偷酒喝,大儿子对他说:“你怎么不行礼呢?”小儿子答道:“偷,怎么能行礼!”
会心处不必在远。
这些句子涵盖了《世说新语》中的不同主题和人物,体现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风貌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