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立人之本的事例包括:
晏殊:
北宋词人晏殊在十四岁时被举荐给皇帝,他发现考试题目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便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题目。宋真宗赞赏他的诚实品质,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的诚实不仅赢得了宋真宗的赞美,还帮助他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季布:
秦末的季布以一言九鼎、说话算话著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同他建立了浓厚的友情。成语“一诺千金”便源于此,季布的诚信使他获得了友情和尊敬。
商鞅: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他下令在城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能搬走者赏金十两。最初无人应声,后提高赏金至五十金,终于有人将木头搬走,商鞅立即履行诺言。商鞅的诚信为他赢得了威信,使变法得以顺利推行,最终秦国统一了中国。
老锁匠:
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他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并表示如果家中发生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的家门,他就负责开锁。老锁匠在挑选徒弟时,通过一个考验诚信的考试,最终选择了二徒弟作为接班人,因为他坚守诚信,对钱财视而不见。
宋庆龄:
宋庆龄奶奶从小就很讲信用,一次因好朋友未能如约来访而选择留下来等待,展现了她的诚信和可靠性。她的诚信为她赢得了“国母”的尊称。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对客户负责,严守信誉,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当场销毁,而不是偷偷销售。这种诚信行为使他们的产品畅销全国。
曾子:
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儿子,承诺回来杀猪做红烧肉。曾子为了教育儿子要言而有信,真的杀了猪。这个例子体现了诚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这些事例都说明了诚信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事业成功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诚信是立人之本,是社会和谐和睦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