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写作背景?

时间:2025-03-25 12:58:16 励志句子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所写,当时韩愈35岁,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篇文章旨在阐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并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韩愈写作《师说》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社会风气

魏晋以来,士族合法地垄断了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子弟凭借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这种风气在中唐时代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不仅不从师学习,还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

教育现状

韩愈在国子监任教时,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导致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放松学业。同时,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

个人经历

韩愈在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期间,积极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并身体力行,收召后学,因抗颜而为师,被当时的人视为狂人。他因此遭受了许多非议和嘲笑,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政治背景

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反对当时盛行的佛老思想和骈文,旨在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和反对藩镇割据。他的这些努力对古文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师说》的写作背景是韩愈在特定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教育现状,为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以及表达自己坚持教育理念的决心而写。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展现了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