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出自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描述了作者年幼时观察自然现象的趣味经历。以下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原文: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我年幼时,正看得入神,突然被惊吓得叫出声来,镇定后捉住癞蛤蟆,鞭打了数十下,然后驱赶它到别的院子里去。
注释:
“余年幼,方出神” :作者年幼时,正专注观察周围事物(如草间小虫相斗)。“不觉呀然一惊”:
突然被意外情况(癞蛤蟆出现)惊吓,发出惊叫。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
镇定下来后,捉住癞蛤蟆并用力鞭打数十下。
“驱之别院”:
将癞蛤蟆驱赶至其他院子,避免它继续造成干扰。
背景补充
沈复通过这段描写,展现了儿童时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他不仅记录了观察过程,还通过“驱之别院”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初步认知。这种通过观察、想象和行动获得乐趣的体验,体现了《浮生六记》作为自传体散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