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是 《中秋月》,而不是《中秋夜》。这首诗的全名为《中秋月二首》,其中一首的全文如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思考。诗中的“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意味着人们普遍认为中秋夜的月亮是相同的,但诗人却提出疑问“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暗示即使在同一时刻,不同地方也可能经历不同的天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