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郤克、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和曹国的公子首四人一同出使齐国。巧合的是,这四位使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郤克是瘸子,季孙行父是秃头,孙良夫瞎了一只眼,公子首是驼背。
齐国国君齐顷公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博得自己母亲萧桐叔子的欢心,竟然安排了一个与四位使者残疾相对应的残疾仆人分别给他们驾车。在正式会谈当天,萧桐叔子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大笑出声,引发了齐国臣子们的哄笑。四位使者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愤怒地离开了齐国,并约定要联合攻打齐国,以报此仇。
郤克回到晋国后,向晋景公汇报了在齐国的遭遇,并坚决请求发兵攻打齐国。经过郤克的坚持和影响力,晋景公最终被说服,联合鲁国、卫国和曹国组成联军,由郤克亲自率领,向齐国发起了攻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鞌之战”。
最终,在鞌之战中,晋国联军大获全胜,齐军大败,齐顷公被迫“割地献宝”求和。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四位使者的坚韧和团结,也揭示了齐顷公因个人幽默感而引发的一场战争,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