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悸”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这个成语出自柳洲的《风雨桃花洲》,其中提到:“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成语“心有余悸”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和状语,含有贬义,指经历过某种危险或紧张的情况后,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仍然心有余悸,感到害怕或不安。例如:
1.说起那天晚上的经历,他至今心有余悸,好像经历了一场噩梦。
2. 车祸发生虽已过去几个月了,可想起来仍使人心有余悸。
3. 那场地震已过去二十年了,但想起来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危险或紧张情境后留下的心理影响,不仅限于危险事件,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令人恐惧或不安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