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衔与职务的对照关系如下:
正式军衔 :正式军衔是由国民政府主席签发的,一经任命永远有效,不会随着职务的变化而改变。例如,蒋介石曾任特级上将,李宗仁曾任一级上将,白崇禧曾任一级上将,陈诚曾任一级上将,周志柔曾任一级上将,杜聿明曾任中将,汤恩伯曾任二级上将,郑洞国曾任中将,李天霞曾任中将,范汉杰曾任中将。职务军衔:
职务军衔是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签发的,根据职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职务军衔通常比正式军衔高,但并非正式军衔,只是职务的象征。例如,廖耀湘在1948年出任兵团司令时的职务军衔是少将,但正式军衔仅为上校。
军衔与职务的对应关系
上将:
特级上将(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一级上将(如参谋总长、军政部长)、二级上将(如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军长、部分师长、整编师师长。
少将:旅长、纵队司令、整编旅旅长、城防司令。
上校:团长、支队司令、副团长。
中校:团附、营长、副连长。
少校:营长、连长、副排长。
上尉:连长、副连长。
中尉:连附、排长。
少尉:排长。
这些军衔与职务的对应关系在不同时间段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职务军衔的授予程序及严格程度有所简化,且职务军衔有时高于正式军衔。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了解这些军衔与职务的对应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民党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