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孝道典故名称?

时间:2025-03-23 08:17:03 经典句子

历史上有多个关于孝道的典故,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郯子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为了治愈父母的眼疾,披着鹿皮混入鹿群中,取鹿乳供亲。猎人误认为他是鹿,正要射他时,郯子大叫并说明真相,猎人被他的孝心所感动,赠给他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老莱戏彩娱亲:

春秋时期楚国人老莱子,为了孝敬双亲,七十岁时还穿着五色彩衣,学做孩子游戏,有时担水进屋,诈跌在地,学孩子哭,以此逗乐父母。他的孝行最终感动了楚王,楚王亲往请其出山辅政,但老莱子婉言谢绝,选择陪双亲终老山野。

仲由为亲负米:

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家境贫寒,常以野菜为食,但为了孝敬父母,他常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供养父母。父母去世后,他随孔子周游列国,在楚国面对美味佳肴,他仍然怀念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

闵损单衣顺母:

春秋时期鲁国人闵损,自幼丧母,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却给他用芦花。一次,闵损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险些失控,父亲怒而鞭打,芦花飞出,父亲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哭着劝阻,说如果母亲在,他只会一个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两个弟弟的衣服也会单薄。后母深受感动,从此待他如亲生。

刘恒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个儿子,生母薄太后患病三年,他处理完政务后,便陪在太后床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过汤药后才让母亲服用,其孝心感人至深。

江革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早年丧父,为避战乱,背着年迈的母亲逃难。他在战乱中始终携带母亲,历尽艰辛,其孝行被后人称颂。

卧冰求鲤:

王祥,生母去世早,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一年冬天,继母想吃活鲤鱼,王祥在冰天雪地里脱下衣服,躺在冰上,用体温融化冰层,最终捉到两条鲤鱼。继母吃了鱼后病愈,这个故事成为孝顺的典范。

舜的孝行: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他的孝行感动天地。面对父亲和继母的多次迫害,舜始终恭顺,最终感动天帝,获得帝尧的赏识和天下,成为一代圣君。

曾参啮指痛心:

曾参,孔子的得意弟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但始终怀念父母,其孝心为后世所传颂。

这些典故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激励着后人不断践行孝道,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