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唐·白居易):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悯农》(唐·李绅):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归园田居》之三(晋·陶渊明):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除草》(宋代章甫):
```
恶草溷嘉蔬,凉风独荷锄。
```
《观园丁除草》(明代孙承恩):
```
中园种嘉蔬,地瘠蔬叶稀。
蔓草杂其间,复尔缠绵之。
六月盛炎暑,亭午张赫曦。
园工力芟锄,根株俾无遗。
```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情感,描绘了农民在三伏天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