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谦让宽容的名言和事例如下:
宽容与谦让
名言:“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事例: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宽容
名言:“最高贵的复仇方式是宽容。”
事例: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容。
谦让
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事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就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就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这些名言和事例都强调了宽容和谦让的重要性,它们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还能促进和谐与进步。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美德,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