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时间:2025-03-29 02:10:45 经典句子

《祝福》是鲁迅创作于1924年的一篇小说,收录在《彷徨》集中,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这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但她的命运却充满了坎坷。她被迫与比自己小十岁的男人结婚,丈夫死后又被迫再嫁,可是却又再度丧夫,儿子也被狼吃掉。祥林嫂的反抗仅限于害怕人们的世俗眼光和封建礼教的迫害,她认为与其被封建礼教杀死,不如自己自杀以保住烈女的名声。然而,她重新嫁的丈夫对她很好,给她带来了希望,但命运多舛,最终因双重打击而精神崩溃,被鲁四老爷赶出大门,惨死在街头。

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私自利和世态炎凉,以及启蒙知识分子对这种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祝福》的创作背景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当时虽然帝制政权被推翻,但封建社会的根基并未彻底摧毁,封建礼教和宗法观念仍然压在人民头上,广大农民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鲁迅通过这篇小说,呼吁彻底反封建,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