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女神节,即3月7日的女生节,其由来与多个因素相关:
国际妇女节的起源
三八妇女节起源于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决定每年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女生节的起源
三七女神节,即3月7日女生节,起源于中国的大学校园,是一个非官方的、自发的节日,主要在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中流行。这个节日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大学生发起,旨在表达对女性的尊重、关爱和庆祝女性的成就。
由于3月8日是妇女节,很多年轻的女生不喜欢“妇女”这个称呼,因此就把前一天即3月7日称为女生节。此外,随着“三八”这个词汇的贬义化,很多女性更不愿意提及“三八妇女节”,从而演变为女神节。
网络购物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商家为了促销活动造出了“女神节”这一新词。他们先把3月7日叫做“女生节”,再把第二天的3月8日唤做“女神节”,以增加一份节日气氛,并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社会文化的演变
女神节不仅是庆祝女性的节日,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认识变化。从最初的劳动妇女斗争,到现在的女性权益庆祝,再到网络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女神节的意义和使用场景在不断演变。
综上所述,37女神节(3月7日女生节)是由国际妇女节演变而来,起初是为了纪念妇女争取权利的斗争,后来受到网络购物文化的影响,成为商家促销活动的工具,并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