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和 源远流长都是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文化和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博大精深:
意思: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通常用于描述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的广博和深奥。
组成:由“博”(广博)、“大”(宏伟)、“精”(精细)、“深”(深奥)四个字组成。
用法:通常作谓语、定语,含有褒义,用于形容人的思想、知识等。
出处:成语“博大精深”出自明代姜世昌的《〈逸周书〉序》。
示例:例如,“道家哲学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的起点,它的学说博大精深,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是极其之广的。”
源远流长:
意思: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常用来形容河流源头远,水流长,也用来比喻文化、文明等历史悠久、根基深厚。
用法:通常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时间悠久、传统深厚的事物。
示例:例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两个成语经常一起使用,形容一种文化或知识体系既内容丰富又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