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经典原文?

时间:2025-03-28 18:32:27 经典句子

关于“知行合一”的经典原文,有多个来源提供了不同的表述和解释。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文引用:

《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洁身自好,而后正其家;洁其家,而后其国家;洁其国家,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王守仁(王阳明)

“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非见解之谓,行非履蹈之谓,只从一念上取证。‘知之真切笃实即是行,行之明觉真察即是知’,知行两字,皆指工夫而言,亦原是合一的,非故为立说以强人之信也。”

《礼记·大学》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漆雕开

“吾斯之未能信”,孔子听了很高兴。子路让子羔当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孔子说:‘贼夫人之子’,曾点谈论自己的志向,孔子对他表示赞许。圣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明白了。

王阳明与学生爱因未会的对话

“试举看。”“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这些原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含义,包括知行的相互依赖、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以及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引用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