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诗词及赏析?

时间:2025-03-28 18:16:57 经典句子

《九歌·湘君》

内容:

此诗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描述湘君为了与湘夫人相会而苦苦追寻的情景。诗歌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直抒胸臆,塑造了湘君这一悲剧形象。诗歌以香草美人入笔,写得曲折含蓄,为所表达的情感增色不少。

赏析:全诗共分五章,第一章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畔,但始终见不到湘夫人的影子。他因此而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内心悲痛不已。第二章写湘君整夜在江上徘徊,早晨又急忙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已经错过了约定的时间。他感到十分懊丧和惆怅,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助。第三章写湘君在湘夫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等候,却依然没有见到她的身影。他因此而陷入了绝望之中,内心痛苦不已。第四章写湘君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和失望之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继续在江边等候湘夫人。他内心充满了渴望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与湘夫人相见。第五章写湘君在湘夫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等候到了她,两人终于相会在一起。他内心激动不已,感慨万千,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刻。整首诗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将湘君的苦苦追寻和内心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以香草美人入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湘君这一悲剧形象。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动人,读来让人深受感动。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内容: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烟雨朦胧中,两株古松挺拔而立,仿佛两条巨龙在云雾中盘旋。松树下,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而树下,一位幽居的诗人正沉浸在悠长的白日梦中。

赏析:“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这句诗形容的是凌霄花在松树的掩映下,投下稀疏的影子,同时散发出细微的香气。而“下有幽人昼梦长”则描绘了一个和尚(诗僧清顺)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安静地躺着,做着长长的白日梦。这里的“幽人”指的是清顺,他是一个隐居的僧人,而“昼梦长”则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心境宁静、超然物外,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整首词通过对古松、凌霄花以及诗僧清顺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动与静、声与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禅意氛围。

《清平乐·金风细细》

内容:

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紫薇和朱槿都是夏季盛开的花卉,到了秋天就开始凋谢,诗句中的“花残”即指这两种花已经凋落,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时光的流逝。而“斜阳却照阑干”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余晖洒在庭院的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赏析:这两句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感受。紫薇和朱槿的花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而斜阳照阑干,则带有一种日暮西山、时光流逝的哀愁。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内容: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作品,诗人夜登高阁,忆起往日在洛阳时的感怀之作。月光轻轻地落在小桥下面的河面上,它随着河水悄悄地流向未知的远方。在杏花依稀的斑斓花影下,诗人吹奏竹笛,一直到天亮。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登楼望月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诗中的“月光如水水如天”、“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等句子,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怀旧之情。

《春山夜月》

内容:

出自唐代于良史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山上美丽的景色。明月静静地铺在水面上,轻轻地掬起一捧水,仿佛就把月亮捧在自己的掌心。轻轻地抚弄山花,山花的香气氤氲开来,浸染得衣服都满是花香。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