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象征意义和来历主要与 纪念屈原相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因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身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制作粽子投入江中。
此外,粽子还有其他象征意义:
求取功名:
因为“粽”和“中”发音相近,古代有考取功名得中的寓意。
平平安安:
粽子最初是用来吸引江中蛟龙的注意,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因此有保平安的寓意。
祭祖及神灵: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需举行祭祀活动以除瘟、驱邪、求吉祥,粽子作为祭祀用品,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综上所述,粽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寓意着功名得中和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