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素质评价证书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成绩要求因学校而异,但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等级。例如,浙江工商大学要求学业水平测试各科目成绩均为D等及以上(新高考改革后往届生D等及以上,新高考改革前往届生C等及以上)。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需要达到一定等级。同样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均为B等及以上(新高考改革后往届生B等及以上,新高考改革前往届生P等及以上)。
身心健康
考生需要身心健康,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并有一定特长。
综合成绩优秀
综合成绩通常指高中成绩排名,一般要求在全年级前列。例如,清华大学要求综合学业成绩应在全年级前列,南京师范大学要求高二、高三年级3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均位于所在中学同年级同科类学生中的前10%。
学科特长突出
考生需要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突出表现,获得相关奖项或荣誉。例如,理科竞赛奖项(如五大学科竞赛)、科创类竞赛奖项(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文科类奖项(如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等),以及其他如地级市(含)以上三好学生称号、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思想品德优秀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综合评价招生中的一项重要要求。
建议
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要求:不同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证书的要求不同,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并咨询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
准备充分的证明材料:考生需要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成绩证明等,以便在初审时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除了学业成绩外,考生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以增加通过综合评价招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