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尤其是代表作《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提出的“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音乐美
诗歌的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和谐的音乐感。
押韵工整,如“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等。
节奏感强,每节诗句的字数差不多,形成回环复沓的结构。
绘画美
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通过动作性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等,使画面富有流动感。
建筑美
诗歌形式整齐,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给人以美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色彩和音乐感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充分展现了新月诗派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