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2.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民谚
3.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 ——弗烈德利克·罗伯森
4.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罗曼·罗兰
5.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萧伯纳
6. 行动也许不一定会带来决乐;但是没有行动就决没有快乐。 ——本杰明·狄斯拉理
7.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民谚
8.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民谚
9.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民谚
10. 俗话说得好,“明人不做暗事”,这“明”字,自古以来便是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代名词。 ——民谚
11. 在日常生活中,“明”常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清晰、透彻,如“明智”、“明理”,鼓励人们追求真理,明辨是非。 ——民谚
12. 在人际交往中,“明”则象征着坦诚相待,光明磊落,如“明人不做暗事”,提醒我们要行事正派,无愧于心。 ——民谚
13.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些方言或俗语中,“明”字还被赋予了幽默诙谐的色彩。 比如,“明天再说”成了拖延症的代名词,虽带有一丝戏谑,却也透露出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民谚
这些谚语都以“明”字为核心,涵盖了智慧、自信、信仰、学习、真理、正直和幽默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明”字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