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目的和时间点不同
诊断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目的是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例如,老师给学生提供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做出调整。
总结性评价:在学习结束后进行,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例如,期末考试、毕业论文等都属于总结性评价的范畴。
功能不同
诊断性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总结性评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实施时间不同
诊断性评价:在学期、学年、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进行,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
总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分数解释不同
诊断性评价:一般采用常模参照和目标参照的方式。
总结性评价:采用常模参照的方式。
试题难度和评价重点不同
诊断性评价:常采用特殊编制测验、学籍档案、观察记录分析的手段,试题难度较低,重点着眼于素质、过程。
总结性评价:试题难度中等偏难,重点着眼于学习结果。
评价结论不同
诊断性评价:的结论是为了确定起点层次及到达目标的教学策略。
总结性评价:的结论在于学生的学习成就及相互间的差异。
评价方法不同
诊断性评价:的方法包括测验、观察、谈话。
总结性评价:的方法包括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
综上所述,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目的、功能、实施时间、分数解释、试题难度、评价重点、评价结论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具体的学习阶段和教学需求,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相应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