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别人的难处并给予帮助的名人事例包括:
王羲之助人卖扇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但没有人买。王羲之同情她,于是在每把扇子上题上字。人们知道后纷纷围拢来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老婆婆非常高兴,感谢王羲之的帮助。
严植之救人急难
南朝梁天监年间,五经博士严植之在江边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后得知此人姓黄,因家贫外出帮工,身患重病被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将其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后病人康复,愿意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之恩,但严植之拒绝了,并给他钱和干粮让他回家。
李士谦乐善好施
北朝魏齐时,李士谦家庭富有,但为人节俭,慷慨周济老百姓。有一年春荒,许多人家断粮,他拿出一万石粮食给缺粮户。秋天又遇年成不好,借粮的人要求延期偿还,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你们是为了帮大家度荒,不是为求利。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粮就不用还了。”于是他请来欠粮的人吃饭,并当众烧毁全部借据。第二年粮食丰收,许多人挑粮来还,李士谦坚决不收,还粮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李士谦乐善好施30年,在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
阿那律
阿那律是精进的修道者,因过度疲劳眼睛瞎了。佛陀知道他的困难,便到他的房中替他穿针。阿那律感动得流下泪来,佛陀以身作则,给大家一个好榜样。弟子们知道后,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为大众服务。
杰克逊镇长
19世纪中叶的一个冬季里,一个少年流浪到美国南加州的沃尔森小镇,被善良的杰克逊镇长收留。镇长挑来一担炉渣,将泥泞的小路铺好,让行人不再从花圃中穿过。镇长对少年说:“关照别人不就是关照自己么!”这句话成为少年终生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后来他成了石油大王。
丛飞
丛飞是深圳著名男歌手,自1994年起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累计捐助款300万元。尽管在2003年非典后演出机会减少,收入下降,但他仍坚持资助孩子们,甚至从亲朋好友处借款来确保孩子们能按时上学。
董笃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回信说:“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邻居见状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这些事例都表明,理解别人的难处并给予帮助不仅能够改善他人的生活,也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和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