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作文中运用诗句,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深度,还能展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用诗词名句做文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能够迅速吸引阅卷教师的注意。借用古典诗词为文章标题,可以显得新颖别致,富有内涵。例如,2003年高考作文满分卷中,有福建考生的标题为“月是故乡明”,该标题不仅扣住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间的关系”这一话题,同时“因为爱,所以偏执”的主题又回扣了标题,文韵俱佳,耐人寻味。
用诗词名句做文章的小标题
在文章中使用的几个小标题,可以借用古诗词中的名句,这样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充分展示个人的文字功底。例如,浙江台州中学陈雅同学的文章《阳光总在风雨后》使用了以下几个小标题:“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分别借用了郑板桥《题竹石》、于谦《石灰吟》、高明《琵琶记》中的诗句,使得文章眉目清晰,结构新颖。
直接引用诗词
直接引用诗词是语言富于文采和个性的集中体现,是高考作文取胜的一大法宝。例如,在描述荷花的一生时,可以引用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使题目具有文学色彩和哲理意味,更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化用或局部引用
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例如,200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以“忙”为话题,一考生化用项羽的“虞兮 虞兮奈若何”拟出标题“忙兮忙兮奈若何”,用冷静、严肃的笔触批判了现代都市文明带来的浮躁的“忙”,发出了对这些缺乏人文关怀的“忙碌”无可奈何的感叹,结尾扣题,使文章在严肃的思考之余又产生诗意的美感。
以情景再现的手法挖掘诗歌主人公内在的品质
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将诗歌中的情景具体化,从而挖掘出诗歌主人公内在的品质。例如,在《送邹明府游灵武》中,通过想象邹明府冒雪远游朔方时的情景,体会他身着单薄的衣衫抵御透骨寒风时的表情,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为之动容,从而塑造出一个清廉县令的形象。
以借事明理的手法感悟积极人生哲理
通过借事明理的手法,围绕作品中的情节,感悟积极人生哲理。例如,在《初见嵩山》中,通过想象张耒风尘仆仆、鞍马劳顿期待着见到扑面而来的青山时的豁然开朗,表达了一种从逆境中挣扎着站起来的信心和人生的希望。
在文章结束时以名言、警句或诗句总结全文
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运用诗句,使文章更具文学性和感染力,从而提高作文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