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和“奇货可居”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讲述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的一位大商人,他经常往来于各国,贱买贵卖,积累了许多财富。公元前261年,吕不韦经商到了赵国都城邯郸,在街市上偶然遇见一位少年,他虽衣衫不整,却气度不凡。经打听得知,此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名叫异人。秦赵渑池会盟后来到赵国做人质。因为秦国不断侵犯赵国,所以赵国对他很冷淡,日常供给时有时无,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吕不韦了解到这些情况,便准备在异人身上做一笔大的政治投机。
吕不韦认为,虽然这个公子现在的处境不好,但如若加以利导,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大人物。他认为,子楚这就是一个稀有之物,是奇货,如果现在出手将其占为己有,将来肯定能发挥作用,这就是“奇货可居”。于是,吕不韦就立即跟子楚密谈,制定策略,并立即采取行动。吕不韦先是拿出大量的金钱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许多钱买珍奇古玩送给秦国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当时得宠的妃子,可惜没有子嗣。吕不韦就在华阳夫人面前夸赞子楚是如何聪明贤能、值得信赖,并劝说华阳夫人认子楚为干儿子,即使将来秦王崩了还有子楚保护,不至于失势。华阳夫人就被说动了。另一方面,由于吕不韦的造势,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也越来越大。不久,子楚即被召回秦国,最后继承了王位。吕不韦因一直在背后耗费大量金钱支持子楚,功劳巨大,被任命为皿相,位高权重,富甲一方。
后来,吕不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编撰的《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吕不韦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因此,“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