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七绝诗有以下几首: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竞渡曲(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五月五日淮阴(元·陈基)
五月五日淮阴郡,半雨半晴城上楼。
菖蒲泛酒我无分,杨柳系船君且留。
西日照人生别思,南风吹笛带边愁。
明朝必上洪河去,欲采芙蓉不自由。
端午雨饮伯英池馆(宋·韦骧)
山城重午遭阴晦,谢氏池亭亦自堪。
野色映来歌舞好,炎威消去酒肴甘。
手中菖屑随杯泛,头上榴花带雨簪。
且尽主人留客兴,明年谁北复谁南。
端午日怀古(元·谢应芳)
五月五日追前贤,九歌九章鸣素弦。
蛟人应泣鱼腹葬,龙伯合赠龟毛毡。
招魂感旧痛梁坏,反骚媚新图瓦全。
楚天尽处卧游去,舣舟酹月罗江边。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皇帝阁端午帖子词(宋代:宋庠)
宫中命缕千丝合,阶下祥蓂五荚芳。
汉殿桃枝先作印,楚人兰叶续为汤。
这些诗歌都以端午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对端午习俗的描绘以及对当时社会情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