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其人生经历充满波折:
早年经历
韩愈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家境殷实,但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三岁时兄长韩会也去世,由寡嫂抚养成人。
韩愈早年流离失所,随寡嫂避居宣州,生活困苦,但刻苦好学,有经世之志。
科举之路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首次参加进士考试,连续三年落榜。
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
之后,韩愈又连续三次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均失败。
初入仕途
贞元十二年(796年),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广古文运动,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文。
贞元十六年(800年),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通过铨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
官场风波
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在阳山县任内,他深入民间,体恤民情,政绩显著。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刺史,但在任期间依然关心百姓疾苦,上书朝廷。
晚年及逝世
韩愈在潮州任满后被召回朝,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韩愈的一生,从文学巨匠到官场风云,再到家国情怀的彷徨,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波折,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成为唐代文坛和政治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