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在汉时期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理论奠基与法律制定
法家为秦汉时代的法律世界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商鞅变法在秦汉律发达史上发挥了奠基性作用,而《商君书》等法家著作强调“刑无等级”,为秦汉律的“同一性”色彩奠定了基础。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政治集权与统治手段
法家主张的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思想被历代帝王所延用。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在实际治国中仍吸收法家的思想,崇尚严法。这种“外儒内法,阳儒阴法”的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格局。
现实利益关注与变法实践
法家思想关注民众的现实利益,强调“变法”作为解决社会危机的主要手段。汉初的“休养生息”国策和“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对法家思想实践的延续。这些政策在恢复生产、解决民众温饱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批判与融合
尽管法家思想在汉代受到儒家的批判,但汉代政治家、政论家在批判法家的同时,也主动去认识、接受和融合法家的思想。这种批判与融合使得法家思想在汉代政治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法家在汉时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理论奠基和法律制定上,还体现在政治集权、统治手段、现实利益关注以及批判与融合等多个方面。尽管法家思想在汉代不再是主导思想,但其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深远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