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夜晚来临 ,乡村的夜晚不像白天那么闷热,我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一丝丝凉风吹过,夹杂着少许花草芬芳的香气扑面而来。在这黑色的夜晚里,萤火虫是最惹人注目的,它们一般在潺潺的小溪边活动,一闪一闪的,十分好看,异常是在这浓黑的夜晚里,更显得它的突出。
乡下惬意的生活说说:
在乡下,日子那叫一个舒坦。没事就去田间走走,看看那绿油油的庄稼,心情都变好了。和邻居唠唠嗑,说说家长里短,多自在。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星,就跟撒了一把宝石似的。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吹着小风,那感觉,甭提多棒了。
在乡下避暑感受清凉:
太热了我都被晒黑了,我天天在家不出去变白了。液!太好了,我们终于能生一个混血儿了。回老家避避暑。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宅基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平房和小院。夏日乘凉,秋季晒谷,门前还会养一只看家护院的土狗……那么多温馨纯真的画面,现在提起却只能说是“曾经”,“以前”。失去后,才知道什么最可贵~多少人嫌弃过的农家院,再也赎不回……在老家的平房和小院,忙碌之余,泡一杯茶,在院中随意找个地方坐下,看看蔚蓝的天空,听听远方的狗吠,阳光暖暖泻在身上,任茶水氤氲,一切都那么恬淡。又有几个要好的邻人来访,谈天说地,小院顿时又有了轻松喧闹。灵魂得以憩息,古老的文明在这里静静流淌千年。夏天把摇椅放在葡萄架下,那浓绿的枝叶为我伸展出一方清凉的世界,看枝上碧绿的葡萄伸出圆圆溜溜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微风吹来,她们又伸展开柔软的腰肢在我面前卖弄着曼妙的舞蹈,饮一口清茶,闭目,倾听来自心底的声音。这是独属于我的天地,绝没有楼房的嘈杂。
在我家乡,村里最受欢迎的纳凉地点是那棵百年老槐树。树下摆几张竹椅板凳,大伙儿就能一坐就是大半天。老槐树的枝叶特别茂密,遮住了毒辣的太阳,树荫下还经常刮着小风,贼舒服。大家可别小看这种纳凉方式。树荫下的温度比太阳底下能低个五六度,而且槐树叶子的蒸腾作用还能给空气增加点水分。老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拉家常,日子过得悠哉。我记得村里人还有个绝招,就是把井水和凉席结合起来。晚上睡觉前,先用井水把凉席打湿,躺上去那叫一个爽。井水温度一般在15度左右,比现在空调的最低温度还低不少。那时候人们还特别会利用房子的结构。白天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等太阳下山后再全部打开,让晚风把屋里的热气吹走。有的人家还会在房顶浇水,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我家那会儿和别人家不太一样,爷爷在院子里种了一片竹林。竹子生长快,一年就能长得老高,夏天遮阳效果贼好。而且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光听着就觉得凉快。村里人还有个土办法特别有意思。大家会在门前放个大水缸,里面养些荷花。荷叶能给鱼遮阳,水面蒸发的水汽能给院子降温,荷花开了还能赏赏花香。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数晚上。吃完晚饭,村里人就扛着凉席往打谷场上走。铺开凉席,仰望星空数星星成了夏夜最浪漫的事。那会儿天上的星星亮得很,躺在凉席上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这些说说描绘了在农村院里乘凉的情景和感受,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