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锦衣夜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有贬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猴子戴上华丽的帽子,却仍然露出尾巴,比喻外表虽然华丽,但内心却空虚,虚有其表。它警示人们不要只注重外在的装饰和表面的光鲜,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和真正的品质。
具体来说,“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用来形容项羽虽然攻入咸阳,但内心却渴望回到故乡炫耀自己的功绩,就像猴子戴上帽子一样,外表看起来像人,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内涵和实力。而“锦衣夜行”则出自同一篇章,原意是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后来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那些虽然取得了成功或拥有荣华富贵,但却不想让别人知道,或者不想在公众面前展示的行为。
因此,“沐猴而冠锦衣夜行”这个成语通过两个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或事物外表华丽而内在空虚的现象,提醒人们要有真正的内涵和实力,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虚华和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