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 百姓用箪盛食物,用壶盛酒水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这个成语形容正义之师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欢迎。它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在原文中,孟子提到武王伐纣时,百姓用箪食壶浆来欢迎周王的军队,这表明孟子认为战争是否正义要看百姓是否拥护。
具体来说:
成语解释
“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食”指食物。
“壶”是古代盛液体的一种容器。
“浆”泛指饮料,这里特指酒水。
出处
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是:“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用法与示例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欢迎。例如,在描述一个正义的战争或革命时,人们可能会说:“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见其人心所向。”
其他解释
有解释认为,“箪食壶浆”中的“王师”不一定是指自己的军队,而是指别国的军队,特别是来解救被欺侮的老百姓的军队。这种解释强调了“义”字,即老百姓不在乎谁统治,而在乎的是不被欺侮,因此只要有人来解救他们,他们就欢迎。
综上所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一个形容军队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成语,它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并且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