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的厅一般叫什么?

时间:2025-03-26 16:30:16 经典句子

议事的厅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名称:

聚义厅: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聚义厅,这个名字取义字当先之意。晁盖时代叫“聚义厅”,后来宋江成为梁山之主后改名为“忠义堂”。

忠义堂:

宋江成为梁山之主后,将大厅改名为“忠义堂”,以体现忠字在义字之前,为日后的受招安做了铺垫,并阐明了《水浒传》的主题——忠义。

政事堂:

在唐代,唐宰相议事的地方称为政事堂,它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亦为宰相。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但其后仍有称为中书政事堂或中书都堂。后晋时,又曾改名为政事厅。政事堂后分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供职者称为堂后官都是吏员,地位极为重要。

节堂:

在古代,讨论军事的议事大厅有时也称为节堂。例如,林冲被骗带刀进入白虎节堂,让高俅抓住把柄,刺配充军。节堂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地方,具有特定的仪式和重要性。

正厅 和 偏厅:

在建筑中,正厅通常用作正式会客、议事或行礼之所,而偏厅则用于其他用途。

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用途,议事的厅可以有多个名称。在《水浒传》的语境中,聚义厅和忠义堂是主要的议事场所。在唐代,政事堂是宰相们议事的地方。而在其他场合,如军事讨论,节堂也是一个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