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署,全称绥靖公署,是 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机构。它是由抗战时的各战区改编而来,全面内战爆发时仅剩第1、第2、第11和第12战区,后来也分别改编为西安绥靖公署、太原绥靖公署、保定绥靖公署、张垣绥靖公署等。绥靖公署的职能是维护辖区治安,指挥辖区内驻扎的正规军、地方保安部队,并控制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绥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初是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
抗战开始时,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机构是按总部-战区兵团-集团兵团(兵团,路)-军-师-旅-团,共8级才到战术单位;1940年后简化为总部-战区-集团军-军-师-团,6级指挥机构;这极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指挥能力。可是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为了照顾论资排辈及抢占地盘等非作战使命,又将指挥机构扩编为总部-行营(行辕)-绥靖公署(战区)-绥靖区-兵团/整编军-军(整编师)-师(整编旅)-团共8级,出现大量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情况。
总的来说,绥靖公署是国民党时期的一种地方行政机关,负责指挥和管理特定战区的军事和政务,其级别和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