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鲁国陬邑,祖籍宋国栗邑。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并倡导仁义礼智信。他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晚年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名言包括: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言必信,行必果。
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些名言体现了孔子的道德观和教育理念,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