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出生于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祖籍山西祁县。王维不仅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艺术,还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被誉为“诗佛”。他的诗作以五言为主,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的书画作品也极为精妙,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和《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价他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了“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曾任秘书郎、行军司马、吏部侍郎等职,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他著有《韩昌黎集》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