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名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这句话表达了人如其文的思想,即人的性格和行为会通过他们的文章表现出来。因此,他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可以从他的文章中得到启示。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提问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和提问,才能真正理解知识,避免一知半解。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
这句话强调了自学和好问的精神。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问,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理解。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这句话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志向,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向前。
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努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
王充认为人出生有善有恶,通过教育可也让性善的人保持性善,性恶的人改变恶的本性。
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学习就是为了改变学生的性情,使其成才。
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
孩子十五岁时教育好了,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教育不好就会染上恶习。
雕刻刻削,乃成为器用。况人含天地之性,最为贵者乎!
石头和竹子这样的东西为了好用都会经过打磨,更何况是“人”,人是有学习能力的,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良好的教育,人就会成材成器。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的,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
这些名言体现了王充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强调了学习、立志、自我努力以及教育在人性改良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