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善待他人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5-03-25 19:07:25 经典句子

宽容善待他人的成语故事包括: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蜀国宰相蒋琬的属下杨戏性格孤僻,不善言语。一次,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但是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以德报怨:

战国时期,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梁人十分勤劳,多次给瓜田浇水灌溉,他们种的瓜长势很好。而楚人懒惰,给瓜田浇水灌溉的次数少,他们种的瓜长势不好。楚人出于妒嫉,深夜里去践踏和扯断梁人的瓜藤。梁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准备也去践踏楚人的瓜藤,宋就听后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我告诉你们一个办法,每晚派人暗中为楚人浇灌他们的瓜田,不要让他们知道。”楚人早晨到瓜田一看,发现已经浇灌过了。就这样,在梁人的帮助下,楚亭的瓜田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宽容和善待他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