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诚实的文言文?

时间:2025-03-25 18:48:35 经典句子

《礼记-大学-修身》

原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译文: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礼记-中庸》

原文: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译文:天下只有最诚信的人和事能感化万物。

《酬崔五郎中》

原文: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孟子·离娄上》

原文: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译文:诚信,是上天的规律;追求诚信,是人的规律。

《墨子·修身》

原文:

言不信者,行不果。

译文: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曾子杀猪》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商鞅立木建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辙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 。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 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这些文言文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和故事来说明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