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甘露寺弹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这首诗以音乐为题材,通过描绘在多景楼上弹奏古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诗中的音乐与自然的景象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悲凉与寂寥的氛围,同时也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弹奏地点与情境
“多景楼上弹神曲”:诗人在多景楼上弹奏一支神曲,琴声哀婉凄清,再三催促,琴弦仿佛欲断。
“江妃出听雾雨愁”:琴声哀婉动人,连神女江妃也出来倾听,她在轻雾烟雨中生愁,舞动水袖,将江中翻飞的浪花洒到金山寺上空。
音乐与名器
“唤取吾家双凤槽”:诗人赶快唤人取来家乡蜀中的“双凤槽”好琴,想象双凤槽琵琶弹出了三峡的猿啼。
“与君合奏芳春调”:苏轼与胡琴合奏《芳春调》,旋律悲伤、音响哀鸣、音调清脆,能使水神江妃舞动江水,把浪花飘洒于金山寺上空。
自然景象与情感
“白浪翻空动浮玉”:白浪翻滚,犹如玉块在空空中晃动,形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啄木飞来霜树杪”:啄木鸟飞来霜树的顶端,构成一幅春天的画卷,给读者带来希望和生机。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诗中的音乐与自然景象相互辉映,哀婉的琴声与雾雨、白浪、江妃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
典故运用:诗中“江妃”一词可能引用了江妃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他对生命起伏与变化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