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淡泊”的论点、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如下:
论点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
。
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道理论据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 明·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 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 《汉书·扬雄传》。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 《蔡锷集·序及按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 明·薛宣《读书录》。
事实论据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
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中国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
这些论据和例证充分说明了淡泊名利对于个人修养和成就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淡泊名利都是人们追求的高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