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孤馆寒梅发》
汪中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记超山梅花 〔清〕林纾 夏容伯同声,嗜古士也,隐于栖溪。余与陈吉士、高啸桐买舟访之。约寻梅于超山。由溪上易小舟,循浅濑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遵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诘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余树,容伯言皆明产也。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容伯导余过唐玉潜祠下,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武高下,沿梅得径。远馥林麓,近偃陂陀;丛芬积缟,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濑上矣。余以步,船人以水,沿溪行,路尽适相值也。是晚仍归栖溪。迟明,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野水古木,渺滞翳,小径岐出为八、九道,抵梅而尽。
这些文言文都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梅花的形态、香气和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