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处理中产生的废水处理需要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预处理阶段
隔油处理 废油废水中含浮油和部分油滴,需通过隔油池初步分离。隔油池可同时去除粗颗粒悬浮物,减轻后续处理负担。
油水分离
对于含油量较高的废水,需添加破乳剂破坏油水乳化结构,实现油水分离。此过程可降低废水的COD和氨氮含量。
二、深度处理阶段
混凝法
添加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硫酸铁)使油滴聚集成较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或气浮去除。针对难生化降解的油类,可配合复合絮凝剂(无机+有机)提升效果。
生化处理
经混凝后的油水混合液进入生化反应池,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需注意控制油水比例,避免抑制微生物活性。
反渗透/纳滤
生化处理后的水通过反渗透或纳滤膜,进一步去除残留油分、盐分和微生物,确保水质达标。
三、辅助与优化措施
粗粒化法
通过聚结材料(如硅藻土、高分散硅藻土)吸附油滴,形成较大颗粒后分离。该方法可处理难生化油类,且油水分离效率较高。
浮选法
适用于含油量高的废水,通过溶气浮选或涡凹浮选,利用气泡黏附油滴上浮分离。需添加浮选剂(如聚丙烯酰胺)增强破乳效果。
工艺优化
- 减少废水泵提次数,避免乳化加剧;
- 改进浮选装置结构(如圆形浮选池)减少死角;
- 结合物理分离(如重力分离、离心分离)与化学处理,提升整体效率。
四、注意事项
油水乳化控制: 生产过程中需控制油液乳化,避免后续处理难度增加; 环保要求
资源回收:油水分离后可实现油回收利用,油渣需分级处理。
通过上述工艺组合与优化,可有效处理废油废水,满足环保排放标准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