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子播种技术需结合特殊处理和精细管理,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播种前处理
种子预处理 - 选择9-11月成熟的白芨蒴果,去除病虫害果荚后晾干。
- 通过无菌操作用生长素水溶液(5mg/L)涂抹蒴果,或喷施含紫萁小菇、石斛小菇等真菌的水溶液促进发芽。
培养基配置
- 营养培养基含5mg/L生长素、1g活性炭、香蕉泥100g,用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栽。
- 培养基需定期补充水分并保持适宜温度(20-25℃)。
二、播种方法
直播技术
-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播种量15-22.5kg/hm²。
- 种子均匀撒播于厢面,覆盖无纺布或塑料拱棚密封保湿,苗床湿度控制在70%-80%。
分株繁殖播种
- 9-11月挖取带1-2个芽眼的块茎,沾草木灰后栽种。
- 沟距20-25cm、深5-6cm,株距10-12cm,覆土压实后浇水。
三、环境管理
温湿度控制
- 幼苗期需20℃左右环境,避免强风和暴雨。
- 炼苗时温度控制在15-20℃,基质可选碎砖、蕨根、粗椰糠等。
土壤与肥力
-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施足基肥(如农家肥1000kg/亩)。
- 可配合使用益富源等专用菌液浸种,提高发芽率。
四、其他注意事项
种子处理: 自然状态下白芨种子难以萌发,建议通过无菌播种或组培获得种苗。 病虫害防治
高产技术:组培繁殖可大幅提高成活率(90%以上),适合规模化生产。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提升白芨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为后续高产栽培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