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计的种类繁多,根据测量原理、结构形式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主要类型:
一、按测量原理分类
声学式液位计 通过声阻抗变化(如超声波、雷达液位计)或声波反射距离变化测量液位。
直读式液位计
基于流体连通性原理,如玻璃管液位计(玻璃板/玻璃管液位计)。
差压式(静压式)液位计
利用液柱静压力变化测量,包括U形管、压力表等经典结构。
浮力式液位计
通过浮子(如浮球、浮筒)随液位升降传递信号,应用广泛。
二、按结构形式分类
磁浮式液位计
结合磁浮球与磁性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化工、电力等领域。
内浮式液位计
双腔结构,被测介质与传感器腔体隔离,适合高粘稠、易结晶等特殊介质。
投入式液位计
基于介质重量变化(如电容式)测量,常用于高精度场合。
磁翻板液位计
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低温、高腐蚀环境。
三、其他特殊类型
雷达液位计: 通过发射微波并接收反射信号测量,可穿透浑浊、高粘度介质。 超声波液位计
核辐射料位计:利用射线穿透物料厚度的变化测量,用于放射性环境。
四、选型要点
选择液位计时需考虑介质特性(腐蚀性、粘度、温度)、测量精度、安装环境(高温、高压)及信号传输需求。例如:
高温场景:优先选磁浮式、超声波液位计;
高腐蚀性介质:推荐磁翻板、内浮式;
远程监控:需配置变送器实现数/模转换。
以上分类及特点为液位计选型提供了基本参考,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具体工况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