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帖”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词性和含义:
一、本义(与衣物相关)
指用熨斗等工具将衣物烫平,使其平整贴服。例如:
妈妈熨帖好我的衬衫,穿上去整整齐齐的。
二、引申义(抽象含义)
言行得体:
形容言语或行为恰到好处,令人感到舒适满意。例如:
他的回答很熨帖,既不冒犯他人,又切中要点。
这位领导处理问题很熨帖,团队成员都很信服。
心理舒适:
比喻事情处理得当,内心感到安定。例如:
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里感到很熨帖。
经过沟通,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会议进行得非常熨帖。
细致周到:
形容做事仔细、贴心。例如:
服务人员态度很熨帖,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他做事总很熨帖,从不会遗漏任何环节。
三、补充说明
古诗中的用法:在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中,“熨帖”仍保留本义,如“美人细意熨帖平”。
常见搭配:常与“心里”“事情”“言语”等搭配使用,如“心里熨帖”“事情办得熨帖”。
综上,“熨帖”通过熨烫衣物的动作引申为言行得体、心理舒适、细致周到等含义,是一个兼具形象与抽象表达的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