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文明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
勤奋学习
学习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学习方法,专心听讲,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科学探索。
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健康身心
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按时作息,合理饮食,讲究卫生。
读、写、坐、立、行姿势正确。乐观向上,了解自我,有学习、生活目标。
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
勤俭自立
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生活不攀比。自己事情自己做,学会管理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未经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不在外边留宿。不接受陌生人赠予的物品。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遵纪守法
遵守校规校纪,了解个人成长、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明辨是非,有正义感,学会运用法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孝敬父母
体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健康,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外出和回到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
尊敬老师
见到老师行礼,主动问好。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同意。
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知错就改。
团结同学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
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诚实守信
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
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这些规范旨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